扬州发布记者 王蓉 文/图
“看了你们的报道,你们要找的张礼懋的小弟和我岳父的情况高度相似,基本可以认定,我岳父就是张礼懋的小弟!”近日,一个来自北京的“认亲”电话打给扬州发布记者,对方表示,他们一大家子多年来一直在帮岳父寻家人,因此十分留意各类寻亲报道,这次通过网络搜索发现了发布的报道,十分兴奋,已经第一时间告诉了岳父。
网络搜索发现本报寻亲报道
【资料图】
“我的岳父叫张树宏,63年前被他的养父从上海福利院抱至山西抚养长大,如今定居山西长治襄垣县,他的年龄、身体特征和走失经过等信息,都和你们的寻亲报道内容一致。”打来电话的是张树宏的女婿黄先生。
黄先生告诉记者,今年67岁的张树宏有五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放弃寻亲的念头,随着年岁的增长,思乡情结愈发浓郁,几个孩子们非常理解父亲的寻亲愿望,一有机会就帮着寻找寻亲线索。
这次姐妹几个无意中在网络上搜寻相关内容,竟发现了扬州发布去年3月的一则为扬州人张礼懋寻小弟的寻亲报道,经多方比对,发现张树宏应该就是张礼懋苦寻63年的弟弟。
(左为张礼懋,右为张树宏)
情景再现:63年前,小弟在上海觅食走失
去年3月,扬州发布刊登了一则寻亲报道,年逾七旬的市民张礼懋寻找他4岁就走失的弟弟。张礼懋的老家在江都区小纪镇周西乡刘五村,1959年春天,由于家境贫困,父母用小木船载着张礼懋兄妹四人,到上海打工谋生。
在上海徐汇区漕河泾一带,父母靠打短工挣钱养活全家。由于父母日夜操劳又食物缺乏,在贫病交加中先后撒手人寰。1960年,年仅14岁、身为长子的张礼懋不得不担起了照顾弟妹的重担。兄妹四人失去了父母的庇护,只能宿居在一个木材厂内,靠附近的好心人接济为生,当时才4岁的小弟由于耐不住饥饿,经常一个人溜出家门找吃的。
后来,当地有关部门决定用小木船将兄妹四人送到长江北,由他们自行返回家乡。那天,工作人员来到张礼懋兄妹住的地方,将孩子们集中起来一起送到长江边,“当时小弟又跑出去了,不在我们身边,直到我们的船出发,也没有看到小弟回来。”
说起小弟的走失,张礼懋痛心不已,自责没有尽到做大哥的责任把小弟看护好,“这一别从此再也没有小弟的消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参加工作后曾数次利用去上海出差的机会找过他,但人海茫茫,不知他人在何方。”
被带至山西领养,成年后多方寻亲
就在张礼懋和弟妹们匆匆离别上海之际,上海街头出现了一个迷路的小男孩,这个孩子正是偷偷溜出家门寻找食物的张树宏。那是1960年4月15日,好心市民将张树宏送到了上海福利院,同年5月29日,山西人张宝贤从福利院将张树宏领回家做了养子,就这样,来自扬州的张树宏就此扎根山西长治襄垣县。
张树宏20多岁的时候,养父去世,后来他一直和养母生活,直至养母去世,两个人也没有向张树宏透露过半点关于身世的只言片语。
好在对于当年的记忆,张树宏尚有残存的片断,尽管已模糊不清。他记得,家里有父母及两个哥哥一个姐姐,记得和妈妈一起坐船,“我在船上口渴得很,一个大人用碗在船边舀了一碗水,我就喝了两口。”
成年后的张树宏靠在当地经商谋生,他凭着幼时的模糊记忆开始寻亲。2000年,他在上海《新民晚报》登过寻亲信息,后来又在《羊城晚报》和央视《等着我》等媒体发布过寻亲信息,都一无所获。
如今国家的“团圆行动”,再次激起张树宏的寻亲愿望,“我现在生活得很好,就是想知道自己到底是谁?自己的根在哪里?能在有生之年见到亲人。”
DNA比对成功,将择日来扬团圆
与此同时,张礼懋也在积极地找寻张树宏的下落,兄弟两个不约而同想到了与各地寻亲公益组织联系,采集血样入库。就在黄先生与本报联系上的前夕,从寻亲机构传来好消息,二人的DNA比对成功,确认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张礼懋的女儿张女士告诉记者,张礼懋得知找到了小弟,心情非常激动,期待早日见面。黄先生表示,虽然DNA比对成功,但由于寻亲机构并未提供对方的联系方式,所以才想到了上网搜寻张礼懋的信息,果然如愿联系上了老人。
“我们现在的心情非常激动和开心,将尽快来扬州和大伯(张礼懋)一家见面,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见面后将再做一次DNA检测。”黄先生告诉记者,鉴于大伯(张礼懋)的心脏不太好,怕他过于激动影响身体,目前在竭力稳定他的情绪,所以先和张女士沟通,商量有关具体事宜,待时机成熟,将择日来扬州认亲,圆上这对兄弟的团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