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发布记者 庄文斌 文/摄
“扬农粳3426!经过8年的努力,我们的新品种终于研发培育成功啦!这份助力乡村振兴的种业科技成果,也有我们付出的一份汗水啊……”“三夏”农忙时节,高邮市周山镇吴堡村、万福村10多位种田“老把式”成了抢手“香饽饽”,每天小轿车接送“上下班”,穿梭于各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田。
(相关资料图)
私家小轿车接送“老把式”。
“老把式”在水稻实验田内插秧。
“老把式”齐心协力插秧忙。
伴随着水稻新品种”扬农粳3426“秧苗由人工插秧的传统方式栽种到一块块试验田里时,担任人工插秧任务的种田“老把式”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和”大显伸手“的成就感。这些依然活跃在现代农耕时代的“老把式”——水稻插秧能手,平均年龄七旬左右,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默默地发挥着老有所为的余热。
“老把式”下田插秧,专车保障。
“老把式”乘坐小轿车转场。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农耕文明程度的提高,曾经以人力为主要劳动方式的传统农耕,越来越被现代化的机械装备所代替。然而,生活在高邮市周山镇的一些农耕“老把式”们,不但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而且扮演着“现代农耕文明”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些平均年龄七旬左右的种田“老把式”以季节性打零工的方式,供职高邮市周山镇吴堡村的一家农业龙头企业——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子江种业”)。
“老把式”与农机协同合作。
“老把式”一丝不苟插秧忙。
近年来,“扬子江种业”承担江苏省种子管理站部分稻麦新品种的研究开发、田间试验等科研推广工作,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研究所、连云港农科院、中国农科院华东分中心与江苏里下河研究所等科研院校深度合作,共同组织实施稻麦品种田间试验。
据“扬子江种业”负责人卞庆中介绍,仅2022年,共实施了15组区域试验和6组生产试验,以及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共166个;还对2000多份稻麦种子材料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还担任高邮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淮稻5号、扬江糯1号、扬江稻9号、扬江麦586、长江麦580等10多个优质稻麦品种的科技示范种植,围绕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探索;以及新型药剂浸种试验技术,新型实用生化制剂与肥料综合调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
“老把式”肩挑秧苗行走田埂上。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扬子江种业”是高邮当地一家农业龙头小微种业企业,由于试验田与普通农田相比,整体种植面积相对偏小,且试验种植的稻麦品种偏多,稻麦试验田多为边角地块且较为分散面积较小,无法进行大面积的单一化、机械化插秧作业。因此,每逢春耕和“三夏”农忙时节,高邮市周山镇辖区各个村屯经验丰富、身体硬朗的水稻插秧“老把式”们便成了“扬子江种业”抢手的“香饽饽”。为了确保这些“香饽饽”出行安全,抢农时提高工作效率,种业负责人精心组织三、四辆小轿车,进行专车接送,辗转于各个试验田之间。
“我们这么一把年纪了,老手艺还能有‘用武之地’,又享受着小轿车接送下田干农活的待遇,每天还能挣到一二百元的工资,一想到这些,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高邮一处稻麦种植示范基地——新品种水稻田,七旬”老把式“汤红英一边熟练地插着秧,一边聊着老有所为的乡村晚年生活。”扬子江种业”负责人卞庆中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现代化种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种业稳定关系到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他本人作为高邮市从事种业的“秦邮大工匠”“乡土人才”,同样是在种业研发的奋斗路上,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幸福感、自豪感,坚决用行动落实和实践”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的“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6月下旬,”扬子江种业”收到一份喜报:该种业与扬州大学共同选育的水稻新品种,经过8年的精心培育,所研发的”扬农粳3426“水稻新品种,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并收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来的农作物品种审定证书。面对自家种业又增添的一项新成果,“老把式”们与“扬子江种业”的科研团队表示,为了早日实现建设种业强国的目标,大家拧成一股绳,扎根家乡稻麦实验田的新赛道上,努力实践奋斗,跑出乡村振兴的新佳绩。
上一篇:以色列特拉维夫发生驾车袭击事件已致9人受伤_焦点精选
下一篇:最后一页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