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度假
王国俊做客扬州讲坛 主讲“谈癌不必色变 癌症可防可治!”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时间: 2023-07-09 08:28:16

王国俊

活动现场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疾病多被攻克征服,但以癌症为代表的慢性病症,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病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癌治癌,已成为时代严峻课题。昨天下午,河南省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肠胃外科主任医师王国俊登临扬州讲坛,以《谈癌不必色变——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为题,以胃肠消化道领域癌症为主,解开大家心中对肿瘤病理的疑虑惧怕,增强健康身心的信念。


(资料图)

本报根据讲座录音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癌症是“众病之王”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贫穷、饥饿、瘟疫、战争基本得以消除。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由解放前的34岁上升到76岁,高龄长寿化已成趋势,但是,“高糖冠脑癌”等慢性病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种类。肥胖也严重威胁健康,被WHO定义为全球性流行病,肥胖不仅是形象问题,更是“高糖冠脑癌”的重要原因。

而癌症一经发现,大多属中晚期,给患者身心和家庭带来负担,号称“众病之王”。

什么是癌症?癌症是基因病,致癌因素致使基因突变,细胞无限分裂,实现“永生化”,细胞永生化就是癌变。肿瘤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医学术语上包括癌和肉瘤,恶性肿瘤后果严重,民间通常把癌和肉瘤统称为“癌症”。癌细胞失控增殖,侵犯转移,破坏正常结构,争夺营养,最终与人体同归于尽。

人为什么会得癌症?癌症患者一般需要十几、二十年基因突变的积累,细胞才能癌变。基因突变使癌细胞获得超能力,癌细胞失控生长、逃避监管、不断转移;年龄越大,细胞易突变,故癌变机会大;组织慢性损伤,容易诱发癌症;长期接触致癌因子,容易癌变;有癌症家族史者,癌变机会大。

癌症为何会导致人体死亡?癌细胞生命力旺盛、疯狂争夺营养,“形销骨立”“恶液质”而死;癌细胞生长不受限,直接侵犯破坏正常组织结构,相应器官衰竭而死;癌细胞难以彻底清除,极易复发,破坏人体功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癌细胞远处扩散转移,导致相应的器官衰竭。

治疗方法的演变

早在四千年前,古代的医生就觉察到癌症的存在。埃及的莎草纸中发现了一份埃及医生印何阗所写的文稿,记录了48种疾病的症状和治疗。其中一个记录:把手放到乳房,触及一个冰冷的肿块,质地坚硬,表面无粗糙颗粒,无液体流出。这是人类最早的关于乳腺癌的文字描述。对于这种疾病,当时记载了四个字:无法可治。

东汉医生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发明了“麻沸散”,是我国的外科先祖。在中世纪欧洲,外科医生由理发师担当,所以当时流传着一句话,说“不懂外科的理发师不是好医生”。1552年,法国医生帕雷解决了截肢手术的血管结扎止血问题,号称“外科之父”。1846年,美国牙科医生莫顿在哈佛麻省总医院完成第一例麻醉手术,麻醉术成功应用于外科手术,标志着手术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纪元。1850年,奥地利医生赛梅尔维斯发现并应用手术消毒术,手术感染得以控制。20世纪初,输血和抗菌素的应用,使外科进一步进入文明安全。

四千年前,古埃及医生印何阗医生就觉察到乳腺癌,但是当时“无法可治”。之后根据记载,波斯女王患乳腺癌,由她的侍者拼死一搏用刀切除乳腺,存活并发动希波战争。到了19世纪末,美国医生威廉·霍尔斯特德,提出乳腺癌扩大根治术,在癌症治疗史上有里程碑意义,他所在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成了肿瘤治疗的最前沿。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癌症的治疗不仅实现了从原始落后到科学文明的跨越,在技术手段上也达成了体表到体腔、开放到微创的转变。其实,在现在的医疗条件下,对于绝大多数实体癌,只要属局部进展期,精细根治性手术切除完全可以获得治愈,让患者重归健康快乐。

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方法除了有外科手术,还有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几种。

放射治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1895年,德国人伦琴发现了X射线,改变了医学诊断模式。1898年底,玛丽·居里和丈夫发现了镭,后来,人类将放射元素用于治疗肿瘤。到了现代,有了各种常规放疗、三维适形精准放疗,甚至还有影像引导下精准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靶向免疫治疗有针对癌细胞基因突变的位点进行药物治疗,也有针对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靶向治疗,还有针对免疫细胞癌细胞免疫检查点进行免疫治疗等,目前新型免疫治疗制剂有CAR-T、TIL、CD、NK、CTL、胸腺肽等。

谈癌不必色变

其实大多数癌症是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的。社区筛查可以发现癌前病变,有效防止癌变。高危人群体检可以及时发现早癌,及时根治。局部进展期癌科学治疗根治率大幅提高。晚期癌症综合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星云大师曾说,要“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这不正是我们做医生应该做的吗?作为一名医生,眼里不能只有“病”没有“人”,需要在治病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

特别是对于病情严重的病人,要重视临终关怀这一重要环节,其宗旨是减轻痛苦、消除焦虑和恐惧、安抚家人。其实人体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即便不患癌症也会走向死亡,但是精神不朽,这才是宇宙大道。在临终关怀中,我们可以给患者以陪伴、尊严和心灵的慰藉,并且要尊重患者和家属,避免过度医疗。

2017年我国提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提供全时段、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这一概念的提出是由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可以说,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面小康。

科学防治,我们谈癌不必色变,要做健康的主人。要起居有常、生活规律、饮食有节、适量运动。要心情放松、精神愉悦、身体健康。以预防为主、防微杜渐、定期体检。预防癌症、早诊早治、科学治疗。社区筛检,全程健康管理。科学治疗,做健康的主人。

【有问必答】

对于癌症,要提高预防意识

市民:我的爷爷和外公都是患癌症去世的,为了治疗癌症,他们最后不得不接受化疗。我看到他们经受化疗的痛苦,应该怎么面对这样的痛苦呢?

王国俊: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一定要注重对病人的人文关怀。我们之前做过一个调查,如果患癌症之后,你愿不愿意让患病的家人知道?有80%的患者家属不愿意患者本人知道。但是我们换个角度,如果你自己得了癌症,你愿不愿意知道?这时候,有80%的人是愿意知道的。

癌症的预防筛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现在要做的是通过提前预防的方式,争取不得癌症,或者在癌症发生早期进行治疗。化疗病人很痛苦,我们要注意患者本人是否具有选择权,同时也不能过度医疗,要尊重病人和家人的意愿。其实对于病程已经走到最后的病人,精神抚慰可能是对患者最好的治疗,家人、患者、医生要有良好的沟通,我们更应该尊重患者的意愿。

市民:我的母亲上个月因贲门癌进行了全胃切除,非常消瘦,出院时医生说可能需要化疗,但是母亲现在不愿意去复查,也不肯化疗。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不化疗?

王国俊:根据你的描述,我获取到的信息比较少,具体要根据您母亲的病期进行判断。一般来说,早期的实体癌症通过外科手术切除是可以根治的。如果肿瘤相对比较大,全胃切除更适合,这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手术不是万能的,肿瘤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恶性肿瘤的界限不清楚,除了外科手术之外需要配合其他的治疗手段,建议跟医生讨论最佳的治疗方案。

市民:我母亲和姨妈都患有食道癌,姨妈是在2013年查出来局部晚期,通过放疗现在生存状况非常好。我母亲是69岁发现患癌的,因为食道癌在我的家族高发,医生建议我们多做检查,今年4月体检时发现我与消化道相关的指标偏高,胃部也有部分病症,这种情况会发展成癌症吗?

王国俊:我国在有些地区食管癌多发,可能内因是主要原因。癌症虽然有遗传倾向,但它不是传染病也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避免的。食道炎症到癌症还有很长的路,这个过程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通过胃镜检查检查出问题了,如果你有这个预防意识,及时干预治疗,不存在食管癌风险。实习生 邬叶婷 记者 王鑫 林倩雯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