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度假
江苏扬州:非遗“飞”入百姓家 运河“遗珠” 为生活添彩
来源: 扬州晚报-扬州网     时间: 2023-08-07 09:21:36

夜幕降临,扬州市文化馆广场上,一个个展台在夜色中亮起灯光,裔家牛肉的独特香味在空气中弥漫,糖画匠人龙飞凤舞埋头勾勒,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如穿越历史而来……一场热闹的文化市集引着人流在此汇集。

5日晚,又一场“文化馆奇妙夜”周末文化市集热闹开市,市民如“赶集”般前来打卡,赏非遗、观技艺、尝美食,收获乐趣。

非遗主题市集精彩多多


【资料图】

非遗“飞”入百姓家

大运河,从历史的深处流淌而来,孕育了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一颗颗璀璨明珠,延续着历史文脉,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智慧。

截至目前,扬州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国家级20项、省级62项、市级231项。非遗种类之丰富、数量之多,在全省乃至全国城市中居于前列。

这些本就来源于生活的非遗,如何活跃于当下,“飞”入百姓家?众多传承人在坚守,各类非遗主题活动在探索,“文化馆奇妙夜”周末文化市集便是非遗走进生活的又一次尝试。

“此次周末市集活动从7月启动,持续至8月底,每周末将分别围绕汉服主题、琴筝主题、书香主题、戏剧主题等开展。”扬州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沈晨介绍,结合每场主题在主舞台上会进行系统展示,以表演、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进行普及和推广,让市民能够“通其史,明其理,赏其艺,知其技”。

非遗主题市集贴近生活

“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带得走”

其实,近年来,扬州在传统节日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开展了多场非遗主题市集。镶嵌宝石的多宝簪花、惟妙惟肖的绒花、美而实用的绒线钩织;黄珏老鹅现剁、蟹粉狮子头冒着热气、扬州炒饭在锅里翻转;雕版印刷、吹糖人、通草花现场体验……非遗变得看得见、摸得着、吃得到、带得走。“原来我们生活中吃的、用的、玩的,就是非遗。”市民孙在英笑着说。

每次市集上,工艺美术师、扬州艺优创美扬州刺绣艺术总监王丽带来的多是融入了扬州刺绣元素的精美书签、摆台、纸巾盒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也成为了游客青睐的伴手礼。”王丽说,“非遗本就来源于生活,我们所做的也是如何让它更好地再次融入生活”。

汉民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刘琪已经多次参与这样的非遗文化市集,她欣喜地发现,汉服爱好者越来越多,大学生、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他们也不只停留在穿起来拍个照,而是了解不同朝代汉服的变化,如何正确穿戴,学习化妆、造型等。

“其实,汉服也可以和其他非遗产生交集。”刘琪说,如双面绣的团扇、金银细工制作的发簪、通草花绒花制作的发钗等,都可以作为汉服的配饰。“非遗要与生活发生关联,这样才能有生命力,才是非遗传承最大的成功。”

市集上,市民只要转上一圈,几乎没有空着手走的。或带走一份扬州文人香,给生活添一份文化味;或拎上一坛酒甸老窖,品一口醇香;或择一朵绒花插于发间,一回眸,醉了清风……文化不再是不可触摸的认知,非遗也不只是橱窗里的展品、文物,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传统也便如流淌千年的运河水一样绵延。 记者 王璐 文/图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